6月16日上午九点,由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暨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扬州大学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文放老师主讲的“生产性文学批评论纲”学术讲座在东荣大厦十楼会议室顺利举行。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他专业的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姚文放:扬州大学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本场讲座,姚文放教授的分享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
一、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提出。姚教授指出,“艺术生产论”为马克思所开创,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导言》中提出这一概念。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建构预留了理论空间。
二、“生产性文学批评”何为?姚教授认为“生产性文学批评”是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出发,根据文学批评固有的生产性功能而重新加以界定的新概念,它是建立在精神生产的历史与逻辑双重基础之上、贯穿“文学批评作为‘艺术生产’”的新理念而提出的新型的理论范式。
三、20世纪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姚教授指出,20世纪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从马克思学说传人、经典文学批评、接受美学、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再到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形成了技术决定论、文学批评辩证法、读者中心论、文学生产理论、生产价值论、审美—政治视域、政治无意识等批评模式。
四、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背景和学理源流。姚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始终是贯穿不同时期各种模式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一条主线,但在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也有20世纪诸家“理论”与不同模式的相互影响。姚教授强调,对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学理源流的考察不能脱离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
五、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姚教授从主体性、社会性、现时性、建构性以及开放性等五方面对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进行了阐释。
六、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姚教授将其归纳为八大问题,学科性质: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本形态:文本性/互文性;阅读状况:细读/粗读; 意义生成:结构/建构;解读方法: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话语秩序:考古学/谱系学;解构策略:差异/延异;功能取向:回到文学经典/服务当下现实。对于这种对立二分的选项,姚教授主张采取“执两用中,适度偏重”的思想方法,在兼执两端的同时更趋向于、倾重于后者。
七、一个个案的简要分析。姚教授就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文本形态:文本性/互文性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并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互文性进行深入解读。
最后,院长张丛皞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认为姚教授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概念出发,提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命题,这一命题具有内在规定性,是一个理论化、理想化、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学批评的观点,具有当代性的价值。
讲座内容丰富,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本次关于“生产性文学批评论纲”的学术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