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名家讲坛《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美育》(总第1131场)在东荣大厦10楼会议室举行。本期讲座由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主讲,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美育》,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大学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梁玉水教授主持了讲座。孟凡君副教授、赵耀老师、浙江大学博士后邱跃强和来自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哲学社会学院的二十余名文艺学、美学硕士博士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以“一个逻辑”“两个向度”“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展开。王杰教授首先以美育为关键词,将美育与主体情感结构的更新、客观世界的重建联系起来,使之构成了“一个逻辑”的主要内容。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他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学术史以及现实语境两个向度重构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美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美育、科技三个关键词向倾听讲座的师生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巨大力量。
首先,王杰教授针对当代文艺理论中出现的反本质主义现象进行了阐述,引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之中的悲剧性与崇高性问题。王杰教授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核心指向了审美现代性问题,“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的双重变奏构成了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两个维度。
接下来,针对“艺术与审美教育课程应如何完善”“审美教育中的价值观应如何树立”“通识课程应如何设计并实施”等中国当代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王杰教授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关系入手,以“人的历史发展”“乌托邦实现的可能”“冷战之后的文化之战”三个基本点创造性地进行了回应。王杰教授表示,人是历史的、发展的,个人中心主义解决不了社会问题,我们应通过“审美”这一重要的途径来实现主体的改造与再生产。
最后,王杰教授对《燕食记》《送别》《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经典文艺作品中的存在的本土化意象与审美内蕴进行了阐释。在阐释的过程中,王杰教授表示,目前以西方视角粗浅地看待中国的文艺、审美问题的现象仍广泛存在,我们缺少像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一样的学者,能够对我国的文艺经典作品进行有力的分析。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育实践及话语体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总结发言阶段,梁玉水教授指出王杰教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美育结合起来。其中涉及到三个问题域:一,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美育、当代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二,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方法的应用问题;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现代化的前进方向问题。
在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师生们收获满满。在交流环节中,王杰教授与赛车PK10(中国)有限公司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的研究生们互动,就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碰撞思维火花。讲座结束后,认知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凡君副教授为王杰教授颁发了中心荣誉顾问聘书。
王杰教授简介: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主编。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人类学、当代美学问题。担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特约研究员(第一批16人),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文学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范式演进研究”首席专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出版学术专著《审美幻象--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等。
文/张沈琦